主耶穌在論到禱告時,舉了兩個反面的例子來教導我們關於禱告的真理。這兩個例子﹕一個是不可像假冒為善的人,另一個是不可像外邦人。
- 假冒為善的人
主耶穌說到假冒為善的人是怎麼禱告呢?他們愛站在會堂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會堂和十字路口是眾人聚集的地方,也就是公開場所,在公開場所禱告有什麼不對呢?我們也在聚會時公開禱告,司會的禱告、謝飯的禱告等都是一般聚會時常看到的。就是我們的主耶穌也在五餅二魚的神蹟上,在眾人面前為餅祝謝。又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時,也在眾人面前舉目望天向天父禱告。而在這裡主耶穌怎麼會叫我們不要像假冒為善的人愛在公共場所眾人面前禱告?他們這樣的禱告錯在那裡呢?在於他們故意叫人看見,叫人看見又有什麼不好呢?叫人看見沒什麼不好,但是故意叫人看見就不好了。主耶穌說,他們已經得到他們的賞賜。什麼賞賜呢?就像前面論到假冒為善的人施捨時希望被人看到,故意要得人的榮耀、稱讚。這就是他們所求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禱告是虛假的,不是要來親近神與神交通。他們另有所求,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叫我們不要效法,因為他們假冒為善。
主耶穌說完反面的、不可的,接著就給我們正面的教導。他要我們進到內屋、關上門,禱告你暗中的父,你的父在暗中察看,祂必然報答你。禱告一定得關在房間裡才能蒙神垂聽嗎?當然不是。這裡的重點不在於禱告的地點,要的是禱告你暗中的父。不在乎有形的房間或門,在乎你與父神單獨的親近。任何地方,只要能叫你安靜,就好像只有父神與你,兩個面對面、一對一的交談。我們的父神無所不在,祂必在那裡與你親近。而我們真誠地向祂傾心吐意,不必講多華麗的言詞,父神都會悅納,祂必報答你。天父的報答比起人的稱讚那一個好呢?
聽說曾有一位本國宣教士和一位外國宣教士住在一起,本國宣教士每天下午四點鐘就跪在窗前迫切禱告,求主快來,而另一位外國宣教士時常在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會出去寄信,必經過他的窗口。本國宣教士為了討好外國宣教士,故意的這樣禱告,表示他的敬虔。外國宣教士怕他裝假,於是有一天就在他禱告時,爬上天花板,然後突然跳下來假裝是主耶穌降臨,那位宣教士嚇得仆倒在地,連忙喊著說﹕『主啊!我還沒有預備好,求你赦免我。』
禱告必須發自真心。神是個靈,我們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祂和祂交通。因此我們在公開場所禱告之前,先要有內室禱告的學習。我們懂得私下與神交談後,在公開的禱告會也是一樣的和神交談。禱告是要叫神聽見、蒙神悅納,不是要討人的喜歡。潘霍華說﹕「真正的祈禱覺不是『行善積德』,而是如孩子向父親的祈禱。不管是在神、我們自己或是別人面前,它絕不是用來展示自己。」史可高說﹕「一些出於內心的傾心吐意,比用許多流暢而動聽話語的禱告更有效。」
我有幾次機會能與我們佈道所的弟兄姊妹一起禱告,每次都很受感動,因為聽得出他們所說的都是出自內心,真誠的禱告。
- 外邦人的禱告
外邦人是怎麼禱告呢?外邦人用許多重復的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可是我們也是會為同一件事情重復的禱告啊。記得保羅也曾三次求神叫他身上的那根刺離開他;並且在羅馬書中教導人禱告要恆切。主耶穌不也是在客西馬尼園三次求父﹕倘若可行,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又在路加福音用一個比喻來勉勵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那比喻中有一個不義的官,不怕神也不尊重人。那城裏有個寡婦常來求這不義的官給她申冤。這官多日不准,後來為了免得這寡婦繼續的來煩他,就給這寡婦申冤了。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雖然為他們忍耐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麼。那麼外邦人用重復話與我們的重復有何不同呢?
外邦人因為他們的神不知道他們的需要,於是就重復的求,希望能喚醒他們的神。其實他們的神是金的、銀的、用人手所造的偶像。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詩115:5-7]這樣的神怎麼會給他們所需的呢?而我們的神是最知道我們的需要,祂讓我們重復禱告是對我們有好處,乃是要操練我們的信心。祂在不義的官的比喻最後說﹕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的麼?祂為何沒有在我們禱告一次就應允我們,乃是要考驗我們的信心。
在舊約中有一位先知叫以利亞,當時有個壞王叫亞哈,娶了拜巴力的外邦女子耶洗別後,就跟著事奉敬拜巴力,殺了許多以色列的先知。以利亞為了要讓百姓知道誰是真神,就在迦密山上與450個巴力的先知比能力。巴力的先知們從早上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不停的喊“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不但大聲求告,還照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狂呼亂叫,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沒有理會。於是以利亞就叫眾民到他那裏去,先築壇,把祭物切成塊子,擺在祭壇的柴上,然後倒水在墦祭上,一直倒到四周的溝裏也滿了水,然後就求告耶和華,於是耶和華就降火來燒盡了墦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裏的水。眾民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王上18:39)
巴力先知重復的從早到晚不停的求,因為他們以為他們的神不知道他們的需要,其實他們所拜的不是神乃是偶像,所以他們所求的,也沒有得到應允。以利亞一求就得到應允,因我們的神是全知又全能的。
所以我們禱告應該簡潔有力、充滿信心、態度懇切,因為我們的父是無所不知又是無所不能,他必垂聽我們的禱告。所以我們不要像假冒為善的人,乃要真誠的禱告;也不要像外邦人,因我們的神知道我們的需要,用信心懇切的來求告神。
- 禱告的目的(太6:13)
禱告的目的是什麼呢?禱告的目的有許多,但我認為最終的目的乃是榮耀上帝。在第13節﹕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我們祈禱一切最終的目的,是使神得著一切的榮耀。假冒為善的人作虛偽的禱告,目的是要得人的稱讚,求自己的榮耀。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主耶穌說過﹕「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我們信主的人,生活的中心就是在於榮耀神。保羅說﹕「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更何況我們的禱告生活。禱告的事奉乃是一切事奉的優先,更是要使神得榮耀。主耶穌的一生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祂是最配得榮耀的,但祂也不求自己的榮耀,祂在世上一生為榮耀父神而活。祂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以死來榮耀神,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民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我們若學習主耶穌,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將自己完全交託給父神,學習依靠神、仰望神,常常藉著禱告祈求,無論是自己的需要、神國的需要都告訴祂,神必成就,叫我們看見祂大能的手在那裏作工,成就祂奇妙的作為。不但我們自己看見神的榮耀,也叫我們周圍的人看見這榮耀。
在一百多年前,英國有一位憑信心生活的人名叫喬治慕勒,他為了向世人見證神是一位又真又活聽禱告的神,就收容那些無父無母的孤兒,給他們吃的、住的、穿的,還給他們上學。從1832年起開始孤兒院,起初是二、三十個孤兒,後來漸漸增加,最多時達到兩千多個孤兒,一切所需的費用,他從不募捐,絕不借貸,只憑信心凡事禱告,直接告訴神,單單仰望神的供應。有一次他在經濟上非常困難,沒多久接到一位經常捐助孤兒院的弟兄來信說﹕「你所負責的工作是否需要經濟上的幫助?我知道你從不求人,單仰望你所事奉的主。可是,回答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這是正當的。我請問你現在工作的經濟狀況,請你告訴我,你需要多少或者將來盼望多少?」那時慕勒手中只剩27辨士,有數百孤兒需要供應,但他回信說﹕「我感激你的愛心,同意你的意見,向人要錢和回答詢問是有不同,但我們沒有自由可以向你報告我們的經濟狀況,因為我的工作是帶領一些信心軟弱的人看見,單單的與神交涉是可能的。」於是把信貼上郵票,然後禱告神﹕「主啊!為著你的榮耀,我沒有把需要告訴這位弟兄,現在,主啊,求你再一次顯明,單單的向你吐露我們的需要是行得通的,所以求你對這位弟兄說話,使他幫助我們。」後來神真的感動這位弟兄送來一百磅,收到時慕勒已經是兩手空空了。
慕勒這個見證,讓我們看到他為神國的需要,常常藉著禱告榮耀神,幫助許多人看到神的榮耀,這是何等美好的事奉。
上面以利亞的例子中,他是如何在巴力先知及眾人面前禱告神呢?他說﹕「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轉回。」(王上18:37)所以當耶和華降下火來,眾民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王上18:39)這就是禱告的最終目的,叫人都俯伏在神面前,叫神得到當得的榮耀。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